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413章 儒劫 (第3/4页)
盾。 ??前明圣人王阳明,宣知行合一,与宣知易行难的朱熹对立。 ??讲道理,谁心里都知道王阳明说的对。 ??实践和真理并行才是王道,才是正道。 ??可是您看看这世间,到底还是朱熹的理学大兴天下。 ??缘何? ??就是因为他们读书人,大都读的明白,却做不到。 ??而且他们读书科举,只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,颜如玉和千斤栗。 ??千里做官只为财嘛。 ??所以,尽管书里的道理其实大都是正确的,但读书人本身却从没做到。 ??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??三岁稚童都会背,可哪个士子真心悯农? ??便是这个道理。 ??从他们的根儿上说,朱熹为什么宣知易行难? ??因为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,结果自己个儿又招惹尼姑,又招惹儿媳,所以就叫知易行难。 ??他知道,但做不到,知行不一。 ??而臣之所以让人将典籍收好,是希望日后能对万民的教育有利。 ??安排人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 ??工厂作坊可以使百姓富庶,这些典籍用的好,却可教化百姓德行。 ??两者不可偏颇。” ??“这么说来,你还是要让儒家子弟做官?” ??贾环点点头道:“就目前而言,只能如此。但肯定和之前的儒家子弟不同……” ??隆正帝讥笑道:“朕还以为,你会打算让那些工厂作坊头头参政。” ??贾环面色肃然道:“臣从没这种打算,也不允许他们参政。 ??尤其是那些私人工厂作坊,更不可放纵! ??前朝晋商之祸,臣一日不敢或忘。 ??商人天生谋利,这是本质。 ??所以,不可托付于权柄。 ??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’的思想,灌输了华夏千百年。 ??不能给有钱的人再加权,否则,必生乱事。 ??可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给他们尊严,但政事,最好少参与。 ??尤其是商贾!” ??“你能想到这一点,朕就放心了。” ??隆正帝面色满意的看着贾环,叮嘱道:“不止大秦要如此,去了海外,同样如此。 ??你啊,太过重情义。 ??是好事,但亦有隐忧。 ??将好处一点不保留的分给了那几家…… ??你在时,自然极好。 ??他们那几家感你情义,受你恩惠良多,自然拥护于你。 ??可再过百年,你不在了,怎么办? ??朕断言,若不从头羁縻,到时候必生大乱! ??需记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……所以,海外的规矩,从开始就要立好。 ??大秦内,以赢秦天家为主。 ??四海外,则以你贾家为主。 ??哪边都不能乱,否则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 ??贾环啊,事关亿万百姓的命运,不可心慈手软,更不可儿戏。” ??贾环点点头,从后面苏培盛手中接过斗篷,替隆正帝披上后,笑道:“陛下放心,臣心里有数…… ??陛下,臣准备以银行的名义,将官府抄家得来的田宅,全部以正常市价买下来。 ??再多建些宅子,用来安置从外省迁移过来的百姓。” ??“外省?” ??隆正帝皱眉道:“你要从哪里移人?” ??贾环笑道:“从关中,或者,八桂之地。反正,多是贫苦之地。 ??那里的百姓,只能靠着几亩贫瘠劣田为生,苦不堪言。 ??咱们这里如今空出来了那么多宅子田地,何不惠及于民? ??又可解工厂作坊用工荒的难处。” ??“贾环,那可不是小数目啊?” ??隆正帝被贾环的计划惊住了,道:“而且,你将那些高官士绅的豪宅,给百姓住?” ??不是他看不起自己的臣民,但这里面涉及国礼。